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科技头条网要闻正文

华为缺席OTIC背面敞开开源当然重要功能安全相同不容忽视

时间:2019-11-27 13:56:21  阅读:9169+ 作者:责任编辑NO。谢兰花0258

C114讯 11月27日评论(岳明)为了应对O-RAN在测试和集成等方面的挑战,近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携手成立开放无线网络测试与集成中心(OTIC),标志着O-RAN在商用落地的历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大运营商和来自业界53家公司的130多名代表,共同举行揭牌仪式并见证了OTIC的成立。值得关注的是,本次OTIC揭牌仪式,中兴、诺基亚、爱立信等主要传统设备商悉数到场,但让人稍感意外的是,华为没有参加本次OTIC揭牌仪式,继续缺席O-RAN相关活动。

那么,O-RAN到底对于设备商来说意味着什么?如何才能让更多传统设备巨头积极参与进来?O-RAN的发展还将面临哪些挑战?一个个关乎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值得思考。

“白盒化”或将革了传统设备商的命

自去年横空出世以来,O-RAN联盟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O-RAN联盟成立的目标是推动无线设备实现接口的开放,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研究开源、白盒参考设计,实现智能无线网络,并提高联合创新能力,降低产业成本。O-RAN将围绕网络智能化、接口开放化、软件开源化、硬件白盒化等四大方向开展研究,旨在将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开放性提升到新的水平。

而在笔者看来,虽然O-RAN所推崇的无线接入网走向开放是未来大势所趋,但在落地过程中,传统设备商势必将面临重大变革,而一些互联网企业、软件厂商、IT厂商将成为市场新玩家,这也代表着O-RAN在某种程度上是在革传统设备商的命。

如果按照O-RAN联盟的设计理念,在开放接口的情况下支持异厂家设备的互操作,这可能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未来某个现网的单一厂家设备无论数量再多,也并非无可替代,因为运营商可能会把不同供应商的组件进行混合组装使用;而充分的利用通用平台、减少对私有平台的依赖,也代表着开放“白盒化”硬件将成为趋势,网络功能软硬解耦后硬件将通用化,运营商独立性将更高,而不再像现在总是被设备商左右。

如果白盒成为电信运营商的可行选择,那么传统设备商将会失去部分市场占有率。这就相当于“东家抛开掌柜的自己直接上去干”。动了设备商把持多年的蛋糕人家肯定都不太乐意,所以最初传统设备商们对于硬件白盒化这种趋势都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于是在O-RAN联盟成立之初联盟成员清一色的都是运营商。

而随着联盟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包括中兴、诺基亚、爱立信等主要传统设备商也都陆续加入O-RAN联盟,不过是否心甘情愿、出于何种目的那就不太好说了。目前,O-RAN联盟已经有22家运营商、108家产业公司加入;成立了OSC开源社区,有12个开源项目;正式对外发布了18本规范和3套白盒参考设计,在2019年三大通信展(MWC/MWCS/MWCA)上做了16个原型展示;O-RAN联盟还成立了TIFG焦点组,并计划于12月中旬于举办O-RAN异厂商互通展示峰会。

即便O-RAN联盟招揽了慢慢的变多的设备商以及产业链各环节厂商,但直到目前O-RAN联盟成员名单中仍然没有华为。

在笔者看来,华为之所以迟迟不愿意加入O-RAN联盟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原因1:对于无线网络走向云化和开放,设备商有些自己的想法。

O-RAN核心技术理念是:无线系统设备切分为标准子系统组件分层独立研发,可支持有限推进硬件加速器、通用硬件平台和RRU子系统的硬件独立解耦采购。简单来说就是,O-RAN联盟目标是使运营商能够把不同供应商的组件进行混合组装,主张灵活性。

而区别于O-RAN,华为倡导极简开放的网络理念。在2019年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呼吁推动开放设计和资源共享,以简化基站安装和降低站点TCO,这些开放倡导却有别于O-RAN联盟的做法。华为无线首席营销官周跃峰此前曾表示:“无线产业确实需要极简站点,所有基站组件进行模块化设计,从而可以适配各种场景,实现灵活按需部署,并降低站点TCO;同时网络自动化对于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也至关重要。华为暂无计划加入O-RAN联盟,因为该组织的做法实际上会增加站点TCO,接口开放的理念将单个基站模块分割成若干单元,导致基站碎片化、复杂化,从长远来看反而会增加成本。”

原因2:白盒与传统无线设备之间存在性能差异。

据华为一个专门的研发团队研究表明,在研究4G基站使用搭载英特尔CPU的白盒硬件的表现时发现,其功耗要高出10倍,5G更加复杂,而搭载英特尔CPU的白盒硬件可能会带来不稳定的问题,华为还没有看到在5G基站中进行使用白盒基站的可能性。因此,华为青睐的是另一种垂直集成解决方案,在这种方案中,组件之间的接口能够准确的通过其架构进行优化。

性能差异,这也可能是这次成立OTIC的重要原因。OTIC的成立就为了在O-RAN制定规范的同时,同步推动O-RAN产品的测试和成熟,通过制定并执行接口和集成等测试规范,推动无线网络产品及子系统设备符合O-RAN接口规范,并确保子系统基于O-RAN规范实现互联互通,并满足功能、性能的指标要求。

原因3:O-RAN底层架构可选项不多。

现阶段,O-RAN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室内小站场景。O-RAN联盟已经初步构建了开放小站产品新生态:O-RAN白盒小站设备预期年底具备商用能力,可分批规划开展实验室测试与外场实验,其中云化方案聚焦园区专网场景、非云化方案聚焦室内低成本组网。

从目前O-RAN发展现状来看,表面看似是走向开放、开源,但最底层的架构可选择的并不多,虽然O-RAN对于底层架构是持开放态度,可以用x86、ARM、POWER甚至RISC-V来实现,但现在来看只有x86是比较成熟的,可是x86控制权在美国公司手里,华为现在仍处于实体清单中,可选择的地方并不多。若想支持O-RAN,华为必须要走向自研,但采用新的架构来实现O-RAN,这需要时间。

综上,虽然5G万物互联时代的业务特性多样化,以及网络切片对于无线网络有更多新要求,使得5G网络需要一个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加智能的无线接入网,可以说5G为O-RAN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切入点,对于产业链尤其是迫切希望降低5G建网成本的运营商来说,O-RAN提倡的开放理念确实是个好事情。

但要实现真正的开源、开放和解耦,就必须在产业链每个环节上都有丰富的选择,特别是在底层芯片上。事实上,中兴和华为先后遭遇美国禁令的经历都说明了这一点,供应链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环节,O-RAN才有可能真正成功。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