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27日,36氪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2019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大会下设13大会场,邀请超百位新经济社群的代表,共同关注新技术、新场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与融合,连接初创公司、互联网巨头、投资机构、地方政府、传统企业等市场参与主体,聚焦那些脚踏实地、以梦为马的未来产业之王的成长和成熟。
在27日举行的“产业新生态”峰会上,斯道资本投资总监张矩发表了题为《杂谈科技创业的价值分析》的主题演讲。他认为,科技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科技的进步一定会影响社会的组织结构。“讲科技向善,要远远不如科技公司负起责任。”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中国科技发展迅速:大数据的发展,AI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人力资源,整个行业的发展,而中美两国在企业服务这个领域投资的数字也快速增长。 最近的双十一又一次热烈庆祝销售额又创新高,一系列的事,大家心情澎湃,热血沸腾。我觉得我们处于一个令人兴奋,同时也充满变化的时代。
社会的变更
我们不可避免的意识到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从中美-贸-易-战开始,到现在技术生态和市场生态的逐渐分离;在欧洲那边,英国脱欧,以及包括北约整个情况的变化。大家可能从几年前开始,一直到现在都在讨论全世界范围内严峻的债务形势。一系列事情的发生,都显示了一点:就是接下来的5到10年会有一个非常大的转变。
我们非常喜欢用图表形式来展现事情发展的规律,包括像SaaS投资的情况,市场创业企业退出,回报率的发展,还有最近可能在朋友圈里广泛讨论的双十一销售额是严格吻合线性发展的规律。但是我觉得接下来的发展,可能会和大家想象的非常不一样。今天斗胆的利用这么一个机会,分享一些稍微形而上学一点,稍微非主流一点的内容。
之前大家谈了很多的数字,经济的发展,融资,钱的问题,可能作为一个投资人,我谈的内容恰恰跟钱只稍微有一点关系。题目是,我们怎么来衡量科技的价值。
科技以人为本
大概在3年前,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和斯坦福大学本科招生的负责人就学科选择进行了很简短的交流。斯坦福是规模是非常大的学校,本科学生大概有7000多人,每年有1000到2000的新学生,研究生大概一万人。作为全世界前五名的学校,能够被其录取的学生都非常优秀。那时候非常好奇,新生到了学校以后,对专业的选择是怎样的分布?
那时候,排名第一的是经济学,第二是人类生物学,第三是计算机科学,第四是生物学。3年以后的今天,为了准备这个分享又去网上查了一下,看到2020年新生入学的比例基本上还是这个样子。
其实这是蛮有意思的一件事情。经济学严格上讲,是对人类行为和人类组织内部规律的研究;人类生物学显然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了;生物学专门去聚焦研究和人相关的生物。计算机科学显然是研究机器的学问,计算正在变成人跟物理世界最重要的界面之一。
我想指出的是,从整个科技往前发展,以及科技价值体现来讲,所有的观察都指向了一个事情,就是以人为中心。这点听起来非常直白,但是我们在科学的研究,技术的发展,产品的设计,以及在创业的过程中,通常会非常关注科技对某一方面,对人的某一方面的影响,而忽略对人整体的考虑。但实际上从人的角度上来讲,以人为中心包括的范畴非常广泛,就刚才斯坦福的学科选择的例子,能归纳出三点:
第一, 我们要跟外界打交道,这是一个界面的问题。现在基本上有大部分的东西归结到了计算机的这个层面,所以我们要对计算机做一个很深刻的研究。
第二, 另一点是个人的行为,包括组织的结构和组织的行为。
第三, 更为重要的是个人自身的情况,包括人类的健康、快乐和生活品质。
在做科技研究和创业的时候,我们往往对于以人为中心的考虑会稍有偏颇,会聚集在其中一点,忽略全盘的考虑。科技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科技的进步一定会影响这个社会的组织结构,从而影响人的交往,包括最重要核心的积累,尤其是文化的这个部分。所以,科技发展对于人类和人类文化的发展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我们做科学技术创新、科技创业,带来新的发展和突破,但从整体以人为中心的角度,我们如何量化当中的价值?有一本叫《起点来临》的书,讲的是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最后会形成一个超越人类的智能,从而颠覆所有的事情。
在考虑一个技术到底有多大价值的时候,我们会比较浅显的考虑到它的第一个意思,就是它的功能级。人类创新的其中一个动力,是来源于我们的“懒惰”。我们大家都希望做更少的事,收获更多的东西,而科技的进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增加效率,事半功倍。功能性是比较好理解的。但实际上从整体的技术对于科技,对于整个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价值来讲,功能性只是非常小的一个因素之一。
科学技术是对人类能力的一个辅助,所以更多方面我们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它能有多快的速度,能够替人类处理问题,帮助人类处理问题;第二:它能在多大的规模上帮人类处理问题;第三:它能在多复杂的环境下帮人类处理问题。反过来想,人脑是一个功率在20瓦左右的设备,这个设备就是由于人类共同协作的能力,是社会基本上用一个20瓦的设备创造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东西。那么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讲,怎么用最好的方式来延伸我们20瓦的这个设备能力,这里面包括速度,包括规模,包括它的复杂性,其实就是技术能够反过来对社会有贡献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另外一个体现价值的考量,就是推广、使用这个科技所要消耗的成本。
科技的社会责任
我想特别提出的,是科技的社会责任。最近科技向善这个词被炒的非常的红火,这里面有很多的因素。我个人认为科技向善是一个非常好的广告词。15年前我在谷歌工作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就是谷歌的两个创始人,他们俩上市之后买了一架非常大的私人飞机,是767型号。通常富豪买私人飞机,一般都会买小飞机。他们俩买了一个非常大的飞机,引起了大家的不满,员工有很大的意见,认为他们两个人享受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但这两个人说没关系,我们大家可以通过在公开市场上购买碳的信用,这样的话,即使我们坐767,也能做到碳中性。
从真正的理智的第三方来看,这是一个非常虚伪的表示,这就是为什么说科技向善的提法要远远不如科技公司真正负起责任。
最后我希望提两个中国市场的例子。 2018年中国的食品外卖行业,一共使用了146亿塑料包装和120亿个塑料袋,对我们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所有的科技公司,与其谈科技向善,不如做一件实在的事情,就是把盈利额的一部分放到塑料可降解的研究。
另外一个,是教育。现在很多娱乐的商业模式,包括直播、短视频、游戏都是针对人类认知方式弱点而发展的。上个月的报道,游戏公司通常会花上亿美元去雇佣心理学家,去设计游戏,让人在最快的时间内对这个游戏上瘾。因此,我认为教育要担负起两个责任, 第一,是让我们的认知能够跟得上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一个中性词, 但是我们要能够培养认知,认清这种商业模式。第二,我们要有足够好的能力,去给我们认知上的问题及缺陷打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