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ppSo”(ID:appsolution),作者:雷健恒,36氪经授权发布。
大家都说,看苹果新品预测,都得看郭明錤。
确实,这个被称作「地表最强苹果分析师」的男人,通过手握产业链的信息,借助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经常能够给我们剧透不少苹果的新品信息。
▲郭明錤
但在我看来,比这个男人还要强的其实还有一群被网友称作 Apple Spelunker 的开发者。
Spelunker 其实是任天堂的一款经典游戏。在游戏当中,主角为了取得洞窟最下层的秘宝而深入地下迷宫进行探险。而这群开发者之所以能够获取这个称号,原因就是他们的工作其实和 Spelunker 很像。
▲任天堂的经典游戏《Spelunker》
Apple Spelunker 平时通过开发各种出色的应用,为 iOS、macOS 生态添砖加瓦。而在工作的背后,他们专注于通过反向编译苹果的各种新系统来试图获取各种苹果新品的蛛丝马迹。
近日,他们就通过分析泄漏出来的 iOS 14 代码,来证实了大家关注已久的 iPhone 9 以及头戴式 AirPods。
▲在 iOS 14 中找到的头戴式 AirPods 图标. 图片来源于:9to5Mac
那这些郭老师之前不也预测过吗?凭什么说比郭老师还强?
关键是,他们所做的预测,准确率几乎达到 100%,一逮一个准。
时间回到三年前,看看他们怎么揭开 iPhone X 的神秘面纱
我知道光说是没有用的,我们不如直接回到 2017 年 iPhone X 发布之前的时候,看看这群 Apple Spelunker 是怎么在各式各样的传闻中,逐步向我们展示 iPhone X 最真实的样子。
毫无疑问,当时大家最为关注的,肯定是外观。毕竟从 iPhone 6 开始,正面外观几乎就没有变过,而且作为十周年版的 iPhone,大家肯定都希望从口袋里掏来,一眼就能被认出。
在 iPhone X 发布前的大半年时间里,网上就有很多渲染图、模型机流出。而当时传言中的正面设计无非就有三种。
一是一整块完整的屏幕,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真全面屏。二就是屏幕中间会挖出一个小槽,里面放置扬声器以及摄像头。三就是刘海屏设计了。
▲传闻中的挖孔屏 iPhone X
事实上,iPhone X 的真实面貌,早在当年的 7 月份,就已经被苹果藏在了一个大家都想不到的地方:HomePod 的一个测试版固件里头。
在该固件发布一周之后,一位叫做 Steve Troughton-Smith 的开发者从这个固件中挖出了一款内部代号为 D22 的新 iPhone,并从中找到了与之配套的一个圆角刘海屏外观矢量图。
▲图片来源于:Twitter
虽然说刘海屏设计的首次曝光并非通过这些深挖系统代码的方式,在此之前,其实已经有不少模型机、渲染图甚至是所谓的工厂外泄部件都展示过这种刘海屏设计。但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来说,这个矢量图的出现,基本就坐实了 iPhone X 的正面设计。
爱开玩笑的 Steve Troughton-Smith 在找到了这个矢量图之后,甚至担心起了苹果内部的人会不会因此而迎来一个难受的周一......
另外,我还特地翻看了一下 9to5Mac(一个以收集苹果新品信息快且全闻名的外媒网站)在该消息曝光前后两个月的报道。在此之前的报道当中,其实还不乏 iPhone X 将采用挖槽设计的信息,关于 iPhone X 的配图不时也会出现一些五花八门的设计。
而在这个矢量图曝光之后,该网站上关于外观的讨论基本都是围绕着刘海屏设计了,反倒是顶部状态栏应该怎么改变则成为了一个新的话题。对此 9to5 Mac 还发起过一个投票。
▲图片来源于:9to5Mac
然而,这个话题很快也随着 Steve Troughton-Smith 后来的发现终结了。
▲图片来源于:Twitter
既然变成了全面屏,为 iPhone 服务了 10 年的 Home 键也被「优化」掉了,那么交互操作肯定不一样吧。
对于交互操作这件事上,当时是有这么几个说法的:
1、虽然 Home 键的肉体不在了,但灵魂依然在,全面屏 iPhone 将会有一个类似于「小白点」的虚拟 Home 键。
2、全面屏 iPhone 的底部将会有一个横向的 Function area,类似于现在 Android 底部的虚拟按键。
3、利用 3D Touch,并赋予了它更多操作。
4、引入类似于 iPad 以及 MacBook 触控板上的多指手势操作。
因为这些交互方面的预测和硬件方面不一样,它不能通过供应链、甚至是工厂零件的外泄来获取相关信息,所以关于全面屏交互方面的预测一直是众说纷纭的状态,谁也给不了一个能令人信服的证据。
▲郭明錤在一篇报告中曾经预测的 Function Area
一直到 iOS 11 GM 的推出,谜题终于都解开了。
Guillherme Rambo 在 iOS 11 GM 中发现了一个出现在界面底部的小长条,虽然当时大家都不知道管这条小长条叫什么好,但通过代码可以得知,这个这小长条就是虚拟 Home 键的角色,但它又结合了手势操作,功能要比 Home 键多一点,通过不同方向的滑动,来实现返回桌面,切换多任务等操作。
▲图片来源于:Twitter
还有一个关于 Home 键被撤后,影响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怎么解锁。
这样的一个问题的讨论相对与上面说的交互操作来说就没那么复杂了。也就两种声音,一是屏下指纹,二是面部识别。而且结合当时屏下指纹技术的成熟度、分析师的预测以及对大刘海功能的判断,大部分人都是更倾向于面部识别的。
但有意思的是,最初从软件角度找到面部识别线索的,同样不是在 iOS 上找到的,依然还是在那个 HomePod 固件上。
当时一位匿名开发者在 HomePod 新固件当中的 BiometricKit 代码部分发现了一些端倪。因为这部分代码是负责连接 iPhone 的生物识别部分的,此前都是一些指纹识别代码,但在新版本当中却包含了许多名字带有「FaceDectect(脸部探测)」的新代码。
随后,包括上面提到的 Steve Troughton-Smith 等多个软件工程师也分别在 iOS 以及 HomePod 固件中找到了更多代码证据,分别证实了 iPhone X 的面部识别需要多角度录入、使用红外线元器件以及可以用于支付等关键信息。
甚至,在发布会开始前两天,那个在使用 Face ID 时会出现的小圆脸动画,也被挖出来了。
那么这款十周年纪念版的 iPhone,应该叫什么名字?如果按照此前 iPhone 的命名规则来预测新 iPhone 的话并不难,接在 iPhone 7S 后面的话,应该就是 iPhone 8 了吧。
可这款产品的既是 iPhone 过去 10年的代表之作,又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引领未来 10 年的开山作品,在命名上总得有什么不同吧。于是当时这款十周年 iPhone 的名字,在网上就流传着各种版本。那到底是 iPhone 8S、iPhone 10、iPhone X 、iPhone Edition,还是 iPhone 十周年尊贵特别纪念版?
最终让人们坚信这款产品命名就是 iPhone X 的,还是 Steve Troughton-Smith。他通过深挖 iOS 11 GM 版,最终在发布会开始前 3 天,确定了当年发布会三款新品 iPhone 的名字,也就是我们后来知道的 iPhone 8、iPhone 8 Plus 以及 iPhone X,也间接地证实了苹果将会在这场发布会上发布三款 iPhone 的传闻。
至此,iPhone X 身上的重要部位,几乎都已经被扒光了。
当然了,他们在挖掘线索方面的战绩远不止于此。就拿近两年的重磅产品来说,包括最新的 iPad Pro 将使用全面屏设计、AirPods Pro 带有降噪功能、16 英寸的 MacBook Pro 边框会更窄这些关键信息,他们也都在各种系统当中一一挖出来了。
这个工作,甚至比做侦探还要难
之所以能够做到几乎百发百中,当然都是因为这些信息的源头,其实都是来自于苹果自己本身。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件事才会变得十分困难。
苹果不仅把信息藏得很深,还会对这些关键信息进行隐藏和伪装。所以想通过解构这些代码发现关于新品的蛛丝马迹,你不仅要专业、有耐性,还需要很强大的组织能力以及辨识能力。
这是 Apple Spelunker 当中极具代表性的 Guilherme Rambo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Guilherme Rambo 因为在 macOS 上开发了一个第三方的 WWDC 支持应用而在业内闻名。但真正让他走向大众视野的,则是他近几年挖掘出来的大量新品线索。
▲Guilherme Rambo
大家都知道,苹果的保密一向严格,尤其是在供应链以及产线上。但当中所涉及的范围之广,以致于苹果其实很难做到每一个漏洞都能给它堵上。
在软件方面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Guilherme Rambo 表示,苹果的生态太强大了,像 iOS、macOS、watchOS、tvOS 之间互有关联。这些软件支撑起整个苹果的硬件以及服务系统,各自独立又互相触达,所以涉及的面积实在是太广了,要做到滴水不漏,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并不代表这件事很简单,这甚至比做一个侦探去破案更难。因为这些线索并不是直接摆在那儿的。这群 Apple Spelunke 所要面对的代码是锁碎的,他们不仅要读懂它,还要善于联想和归纳。在谈到如何挖掘线索时,Guilherme Rambo 表示:
大家可能以为我们只要不断深挖就完事了。其实并不是的。我的电脑里面有一个文档,里面纪录着大量的线索碎片。当我遇到一些暂时猜不出到底有什么用的代码时,我会把它记录下来。如果在后来我看到新系统中的代码有似曾相识的内部设备标识时,例如 D33、J230 等,我就会在那个旧文档当中重新搜索这些标识,看看我之前的一些记录,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
就例如我当时爆料了很多关于 iPad Pro 的信息,其实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梳理,并且当中的线索是贯穿了多个 iOS Beta 版本的。
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这项工作不仅是跨系统,还得是跨版本的。
另外,Guilherme Rambo 还表示,这些代码跟人们写作是一样的,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风格。要读懂别人的代码,尤其是经过伪装的,相当难。他们这群 Apple Spelunker 之间经常会互相分享他们的成果。虽然大多时候他们的发现是一致的,但也有时候他们会发现,他们的解读完全是两个不同方向的事。
而为了不让自己走错方向,走少一点歪路,其实基于一些产业链信息的预测报告,他们也经常关注,也从中获取了不少帮助:
我觉得能发现这些信息,不只是我们自己的功劳,因为那些经过产业分析得到的预测,对我们的帮助会很大。我们经常参考这些信息,了解苹果的大致动向。尽可能地不让自己一直在错的方向越走越远。
面对的不只有掌声
有如此强大的剧透能力,像 Guilherme Rambo 这样的 Apple Spelunker 无论是在爆料网站还是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都相当受欢迎。当然,也要面对很多指责的声音:
大多数人们都喜欢我们的工作,认为我们的工作很酷。但是也有部分人不这么想。他们说苹果发布会对于他们来说,原本是期待已久的两个小时电视节目,然而在我们的剧透之后,变成了两个小时的广告。
我尊重他们的意见,但是我并不同意。我每一次发布会几乎都会看,但是我着重关注的并不是会发布什么,而是关注苹果为何会发布这些新品。这些新品对于我,对于消费者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而这些信息我们的工作是发现不了的。
当被问到有没有受到来自苹果的压力时,Guilherme Rambo 表示有。但这些压力并不是手段上的打压,而是随着各种防逆向编译手段的升级,要从中挖掘线索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容易了。
在去年 8 月份的时候,Guilherme Rambo 的苹果开发者账号遭到了封禁。这件事在论坛 Raddit 以及其他一些网站上也引起了热议。有不少人怀疑是因为 Guilherme Rambo 的爆料工作违反了开发者协议当中的一些保密事项,并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会遭到永久封禁。
但在两个月之后,Guilherme Rambo 的开发者账号就得到恢复了。虽然 Guilherme Rambo 并没有说明遭到封禁的原因,但是此前他曾经在采访中透露了一下他和苹果之间的事:
对于这样一些问题,我不能透露太多。但我可以说的是,虽然不是经常,但我们之间确实有保持联系。而且我从朋友那里得知,苹果内部的一些员工,其实还挺喜欢我的工作的,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